近日,柘城县法院慈圣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亲兄弟之间因道路通行问题引发的相邻关系纠纷案件,既让兄弟俩门前的道路恢复畅通,也成功解开了兄弟间的心结,实现了案结事了。
宋某甲与宋某乙系同胞兄弟关系,两家南北相邻,共用一条出路,兄弟之间曾签下协议,明确约定出路归宋某乙所有,允许宋某甲及其子孙后辈在该出路上通行。近年来,宋某乙在该出路上种植庄稼,致使原告无法正常出行,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后,宋某甲遂一纸诉状将宋某乙诉至法院。
慈圣法庭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深知此类纠纷仅凭一纸判决不仅无法实质性化解矛盾,甚至会激化矛盾。在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后,法官邀请村干部一起进行现场勘验,并借机开展调解工作,向兄弟二人详细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并通过类案判决耐心释法明理。然而,双方却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宋某乙表示,原告的房屋在紧邻道路南侧,房门向北出行,门前是一条东西大道,可以正常通行,现在原告之所以起诉,是因原告把自家的房门修改为朝南,这个责任是由于原告引起的,而且,农作物原告也没有证据证明是自己所种,原告起诉系无理取闹,请求依法驳回原告所诉。
案件开庭审理中,本着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原则,法官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从手足亲情入手,融情于法,向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引导双方从有利于家庭和谐的角度出发,注重亲情、互相理解。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逐渐打开心结,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至此,该起亲兄弟间发生的相邻关系纠纷案结事了。
7月14日,当事人家人来到法院将一面写有“公正廉洁 人民信赖”的锦旗送到了法官手中,对法官不辞辛劳,耐心细致地倾听诉求,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再次表示感谢!
从互不相让到握手言和,该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柘城县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柘城县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大调解力度,创新调解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